個人簡歷應該怎么寫?
一旦離開學校這個新手村,大家就會開啟你人生沖關打怪的修煉之旅。這種情況下,你的基礎裝備準備好了嗎?一想到求職,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裝備就是擁有一份合格的簡歷。個人簡歷顧名思義就是求職者給招聘單位發的一份簡要介紹。
經常會有萌新問豌豆學姐:
“學姐,我大學四年啥都沒做,簡歷應該怎么寫???”
其實困擾大家的不是不知道簡歷怎么寫,而是不會全方位立體化的包裝自己。今天就來嘮嘮包裝自己這個磕。
簡歷分為三個部分:基礎信息、個人經歷、其他信息。
#01基礎信息
基礎信息主要包括兩方面:個人基礎信息以及教育信息,基礎信息的描寫把握一個點:簡。
大道至簡,真正的高手報名號的時候都是越簡單越好的。名字都整的花里胡哨的那種都是配角或者反派。
這部分只是簡單介紹你的信息:你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寫清楚,寫明白就可以了。一句話,HR不是過來跟你相親的,千萬別把啥信息都往上填。
在寫教育信息的時候到成績和榮譽這部分也需要注意信息的美化,挑好的寫。高數不及格這種人生經歷就不用體現在簡歷上啦。簡歷就是把你生活中積極的部分挑出來,加工一下,寫上去。
當然還是希望大家高數能夠及格。
#02個人經歷
個人經歷這部分是簡歷的重點,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可以放在這里。這部分的書寫,注意一點:精。
精準把握HR招聘需求,精準挖掘自己身上的優點。
這就需要同學們認真分析崗位JD,知己知彼,提高匹配度。
JD:Job Description 指職位描述,里面包含了企業對該崗位的所有招聘重點。一定要重視!
匹配度就是你在簡歷中體現的重點要盡量與JD中的招聘重點相匹配。
那如何提高匹配度呢?
首先得做好JD分析,看看公司想要的是什么樣的人,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哪些需求是你所具備的。
舉例說明:
上圖是拉鉤網某互聯網公司的真實招聘需求 首先解釋一下“任職要求”與“崗位職責”,很多人都覺得這兩是一樣的,其實有差異。
“任職要求”是對你入職前的要求,入職前要具備的能力;
“崗位職責”是對你入職后的要求,入職后要操作的事情。
我們在簡歷中需要盡可能地把這兩點都體現出來。證明自己既具備能力又能操作事情!
一般來講,在中小型創業企業,比較靈活,只要你大體滿足“崗位職責”,即便“任職要求”并不那么匹配(比如學歷、專業、工作年限等),也很有可能成功入職。
而如果是在大型企業,比如5000人的國企,那就比較死板了,即便“崗位職責”滿足,但“任職要求”欠缺,也極大概率被PASS。
所以在正式投遞簡歷之前,同學們一定需要根據崗位JD針對性修改簡歷,簡歷投遞最忌諱的就是海投,啥崗位都是一個內容。
對方崗位需要什么能力,就把自己的經歷往上面靠。人家招文案策劃,你說你開朗活潑嘴甜會來事兒。還考了CI駕照。
是不是好的點,是。
能不能寫,不建議。
運用:我做了什么+用的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結果。完整表述自己的經歷。根據崗位需求有針對性的描寫自己的個人經歷,善用數據和提煉崗位關鍵詞。把當年高考答閱讀理解那種感覺找出來。重要的想突出的地方要標粗,就像我這樣。
但標粗的地方不要太長,像這句話就沒必要重點突出但是我突出了就顯得這段標粗的重點沒完沒了就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給人一種可以但沒必要的感覺。
其他信息主要是指簡歷中自我評價的書寫,是為了補充你個人經歷里沒有寫出來的點,比如你閑暇時期喜歡做些和你求職崗位有關的事,得過一些跟崗位信息有關的證書獎狀。
寫這部分的內容時,不要寫的太空洞,比如熱愛集體活潑開朗之類的自我評價,除非JD當中有提到某一點,崗位需要有一定組織能力的人,那就可以在自我評價當中提出來,并加上事例佐證。舉個例子,你可以說自己:“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連續兩年負責組織策劃公司所有外出活動,并獲得同事好評?!?/span>
以上三部分寫完,簡歷的主體內容就已經完成了,恭喜你已成功獲取HR與獵頭的眼球跟興趣,后續他們會看一些細節。比如排版、語言表達能力之類的細節問題,關于這些問題,大家在書寫簡歷的時候也要盡量多注意。這樣才能在求職過程中快人一步,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
來源:豌豆學習